一转眼,2022届毕业生求职的“金九银十”黄金期已经过去。“求职战”告一段落后,无论是毕业生、用人单位还是校方,都不免感慨这场最冷招聘季:大厂、独角兽、中小微企业都难逃缩减HC(Head Count,人员编制)的命运,光是教育业就有30万人“被优化”待业。这让原本无意跳槽的职场人和正处在秋招旺季的应届生“狭路相逢”,就业市场面临着“勇者胜”的厮杀局面。一位2022届的应届毕业生分享道:“秋招阶段,在招聘平台发起了150多份简历,仅仅获得了5家公司的面试机会,目前还没有拿到offer。”
裁员大潮下
裁掉的是什么人?
近段时间,“裁员”两个字仿佛成了K12教育行业的主流,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趋严的这场浪潮中,应届生首先感受到了冲击——“停止招聘”“毁约应届生”“推迟入职”等让他们还没毕业就先失业了。
无独有偶,裁员潮还在各行各业蔓延开来。贝壳找房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短短90天中约有3.31万人离开了贝壳,涉及上海、杭州、成都、厦门等地,牵涉的业务部门包括广义的各后台支持部分,涉及客户赋能、人力行政、法务、客服、市场公关等多个部门。
此外,曾被很多人相信会“永远增长”的字节跳动,也被爆裁员:其休闲游戏发行与自研平台Ohayoo对部分岗位和人员进行调整,涉及79名员工,包括30名校招生。涉及到的校招生中23名同学内部转岗,3名同学在内部协调中,另4名同学选择离职。
在本次裁员大潮中,K12从业人员、后台职能部门人员,甚至研发人员,无一幸免。然而,想要在裁员大潮下找到下一个风口,只有看懂现在,才能看清未来。
裁员大潮下
“风口”在哪里?
当数十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时,一部分人在职场内卷的疯狂洗礼下被“优化”,而另一部分同学似乎依然能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2021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显示,2020届专科毕业生离职率最低的专业为“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车辆”和“铁道工程技术”,而本科毕业生离职率最低的专业为“工程力学”“临床药学”和“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中,“工程力学”本科毕业生离职率仅为1.11%——这类技术性岗位的低离职率在此起彼伏的裁员大潮下,越发稳定的像定海神针。
与此同时,58同城《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最想从事的岗位TOP 10分别为,技术、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税后、行政/后勤/文秘、市场/公关、设计、研发、采购/贸易、运营、自媒体/网络主播。
另外,据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三季度)》,在三季度常规热招岗位中,技术类岗位占比最高,为35.4%,其次为业务类岗位与销售类岗位,占比分别为23.1%与20.9%,管理类岗位和一线操作类岗位占比分别为13.1%、6.4%。
不管是从毕业生的离职率和意愿,还是从热招岗位来看,技术行业一直受大家追捧。然而,技术行业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兴起,物联网持续发力,区块链备受推崇,人工智能火热登场,5G 技术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热潮……“高、新”技术岗位尤其受人推崇。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三季度“高、新”热招岗位中,超过七成岗位薪酬中位值超过20000元/月;最高的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薪酬中位值,达到了37884元/月。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想要在未来实现经济再一次的腾飞,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力,新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业依旧是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裁员大潮下
怎么抓机遇、迎挑战?
一、紧抓政策机遇
如今,不仅毕业生感觉就业难,各个单位、企业也表示招人难,招人才更难。各地的“抢人大战”频频出招,在基本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又加入“新福利”吸引人才。
比如,济南推出的人才交通卡,在济南就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申请,3年内免费乘坐公交和地铁。湖南宜昌发布首批10家青年人才驿站名单,在宜昌求职的大学生可在10家驿站享受最长15天免费入住。无独有偶,山西省首家“人才驿站”亮相迎泽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来晋青年只需认证,即可享受7天免费住宿、共享办公、创业培训交流、人才信息咨询、情感沟通等服务。
此外,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力促下,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区、事业单位也纷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此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主动为毕业生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就业机会,比如,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举办“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高新技术企业专场网络双选会”,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专场双选会”,专项帮助毕业生就业。
高新技术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高校合作助力,毕业生们应该抓住机遇,未雨绸缪,及早关注就业问题,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二、紧抓实习机会
智联招聘发布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关注时间已经提前到大二,且超半数毕业生接受过择业培训,他们普遍认为“有相关实习经历”是成功获得offer的最重要因素。
实习实践经验是应届生职场厮杀的有效武器,而高校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就自然反映在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上。
新锦成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数据显示,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满意度明显低于专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具体体现在认为母校的实践教学开展不够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薄弱环节。
对此,给正在求职的应届生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前准备,做好职业规划,建立自己的职业愿景。
二,找准定位,不盲从。尤其是疫情和“双减”以来,考公考编潮越掀越高,但毕业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三,勇于尝试,多手准备。除非目标非常清晰,否则不建议初入职场者将全部精力用于单一的机会上,最好同时积极寻找合适的其他就业机会。
从高校层面看,在学生培养阶段,相关部门应重视毕业生实践学习能力培养,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